科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活动 > 正文

讲座回顾|被审判的生活:K的死亡是冤假错案吗?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5-16 点击量:

2024年5月14日晚,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策划的“被审判的生活:K的死亡是冤假错案吗?——解读卡夫卡《审判》”讲座在教学楼33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张国旺副教授主讲,best365网页版登录李一达老师主持。来自学校各个院系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讲座,并与主讲人展开积极互动。

讲座伊始,李一达老师阐述了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读作为本次法学讲座的主题的原因。他指出,在大学以前我们接触经典文本的方式,更多的是以考试为目的、被标准答案“锁死”,我们更多是在阅读他人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文本本身,这使得大家忽略了文本的开放性以及深入挖掘的可能性,无法真正进入经典文本。此次讲座旨在带大家重新进入经典文本,以超越法学的、文本细读的方式品味一百年前的经典文本的强大生命力,以更为现代的生活体验理解文本。张国旺老师表示,《审判》是弗兰兹·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次讲座虽以“冤假错案”为题,但并不局限于法学领域的讨论。张老师认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青年与其前辈相比对卡夫卡的作品可以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张老师从“K的死亡是否是冤假错案?”切入指出,对于《审判》中主人公K最后被处决的结局不止有一种解读,提出了“有一种死亡是重生”这一启发性观点。接下来张老师并未直接进入对《审判》文本的解读,而是对卡夫卡的生平经历和社会关系进行介绍,对“审判”这一主题的灵感起源和写作背景的进行讲解。张老师通过对卡夫卡人生中重要的三位女士的介绍,向大家呈现了一个敏感脆弱但内心倔强的作家形象;通过对《法的门前》等六个卡夫卡笔下“小故事”的分析,来帮助大家直观地感受卡夫卡的写作风格以及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同时,张老师生动地解读了德勒兹关于卡夫卡“读了卡夫卡就一定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的评价,为第二部分细读《审判》进行了铺垫。

继而,张老师以卡夫卡“孤独三部曲”开篇,介绍了《失踪者》、《审判》与《城堡》三部作品写作方式的共同之处,即卡夫卡写作的重点在于个体生活在被突如其来的事件介入后会如何应对,其生活和心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这种偶然的“事件”的介入带来的变动,恰恰是以城市为核心的现代生活最突出的特点。张老师认为,在《审判》中K的生活是一种孤独、自由、安全、舒适的匿名化现代生活,而这种生活最大的脆弱之处就是意外事件。这种不堪一击的脆弱使得K在得知自己被捕后整个生活都发生了变化,而刚开始K却只想逃避、拖延,让生活回到原来的样子。而K面对“偶然”时,从开始回避问题,到一步步接受、内化,最终等待处决,这同样也是在向现代生活中个体提出问题。

接下来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宗教、心理学以及哲学这三种研究卡夫卡的主要思路,并沿着哲学这条思路展开,探讨《审判》在现代生活中的隐喻,对文本中K的生活、文本中的典型场景、文本的多重意涵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了细致解读。张老师将《审判》的多重意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卡夫卡本人的面临的“选择平庸的幸福还是遵循内心真理”的难题;第二层是面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的自我审判,现代人如何对自己的生活自证其义;第三层是《审判》中主观的个体与客观的法律世界的对现代生活的隐喻。最后,张老师回到“孤独三部曲”并对三部作品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张老师认为,《城堡》是对《审判》的延续,而《失踪者》则是《审判》的另一种选择,这三部作品刻画了现代个体所有的出路以及面临的困难、焦虑及收获。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张老师就文本中K是不是自己诬告自己、K下班在储物间看见鞭笞手这一情节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隐喻、最后对K的处决是否是解脱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与同学们就一本小说是否是生活的全部答案,是否能覆盖我们的生活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最后,李一达老师对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张老师为同学们的悉心讲解表示感谢,并再次呼吁摆脱固有阅读思路,重新出发在阅读中真正进入经典文本,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

Baidu
sogou